盛夏时节,从化区城市更新战场热潮涌动。随着地铁14号线从化客运站周边旧建筑的逐步拆除贝格富,禾仓村、东风村两大城中村改造项目正以新模式实践为引领,在征拆攻坚、安置房建设、资金保障等关键领域多点突破,为广州北部城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、增动能。
作为广州市首批“依法征收、净地出让”城中村改造试点,从化区以“拆、治、兴”并举的系统思维,不仅推动城中村从“环境痛点”向“发展亮点”蝶变,也意味着从化区在积极推进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,加力提速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 的实践中迈出坚实一步。
从化客运站地铁口周边拆除现场。 受访者 供图
高位统筹破难题,征拆攻坚显成效
“区领导靠前指挥,工作组扑在一线,政策宣讲送上门”,这是禾仓村村民对本轮改造的直观感受。为破解城中村改造“第一难题”,从化区建立“领导包联+专班攻坚”机制,通过“一户一策”制定方案、“挂图作战”倒排工期,禾仓村、东风村实现签约拆除“双提速”。
最新数据显示,在拆除推进上,从化区7月新增拆除面积1.19万平方米,为全年拆除工作再添强劲动力。截至目前,全年累计拆除5.29万平方米,其中禾仓村0.82万平方米、东风村4.64万平方米。
与此同时贝格富,从化已签约待拆面积4.16万平方米,其中禾仓村2.78万平方米、东风村1.38万平方米,正按计划有序推进。签约方面同样成效显著,7月新增签约115户,全年累计签约244户,其中禾仓村121户、东风村123户,提前超额完成本年度签约任务,为后续拆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禾仓村姓钟围地块建设现场。 受访者 供图
“以前担心补偿不到位,现在政策透明、流程规范,我们住新房的盼头更足了!”禾仓村村民钟伯的心声道出了群众对新模式的认可。据悉,工作组通过“政策宣讲会+入户访谈+集体协商”沟通机制,广泛开展政策解读,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,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征拆氛围。
在禾仓村姓钟围复建地块,桩机轰鸣、吊臂林立,288套安置房正加速“生长”。作为项目首期启动的复建工程,该地块已于6月20日破土动工,标志着从化旧改“安置先行”承诺落地生根。根据规划,这批安置房涵盖多种户型,配套建设商业综合体、5G机房、快递驿站等设施,建成后将成为集居住、消费、就业于一体的“活力社区”。
安置先行惠民生,建设进度超预期
东风村河西安置区二期建设同样如火如荼。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,目前项目支护灌注桩已全部完成,400套安置房已正式开工。通过优化审批流程、强化要素保障,两村安置房建设跑出“加速度”——全年累计开工688套,完成年度计划870套的79%,超额完成时序进度。
东风村河西安置区二期建设现场。 受访者 供图
创新安置方式成为从化旧改的一大亮点。为解决部分村民“过渡难”问题,该区探索“专项借款+存量房源”安置路径,6月签订首批399套存量房回购协议,通过“政府统筹、现房安置”,有效解决村民安置难题。
作为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重要节点,禾仓村、东风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以“产城融合、功能升级”为导向,融入区域发展战略。禾仓村依托地铁14号线从化客运站TOD优势,打造“交通枢纽+商业服务+生态休闲”复合功能体系;东风村聚焦“产业导入+品质居住”,探索“居住+就业”平衡模式,两者均通过空间优化与资源整合,为区域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、人才流入提供空间载体,助力从化高质量发展。
禾仓村改造项目安置房选房现场会。 受访者 供图
未来,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深入推进,从化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总体要求,通过城中村改造不断增强城市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调性,以“绣花”功夫推动城市空间重构、功能升级,为环南昆山—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注入新动能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贡献从化力量!
南方+记者 郎慧贝格富
恒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